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
何事虚斋里,犹分苜蓿盘。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
黑夜文星动,青天剑气寒。终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
香薰石叶,劈云笺题遍,江南风月。检点好言君道尽,更何处求生活。
换徵移宫,翻新合古,制谱真奇绝。清词三叠,试把玉箫吹出。
添取一院浓阴,数声啼鸠,瞬眼春光易。整日药炉相伴住,墨海微尘堆积。
结习无多,诗魔酒障,最是难消灭。谈禅说法,惭愧舌间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