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凌晨登郁孤,南走韶阳道。封疆有申画,山川本怀抱。
公行度塞岭,残雪故未扫。高情无南北,反谓兹山小。
顷来我尝游,亦觉山媚好。前贤困远谪,我辈得幽讨。
两崖瞻欲眩,数树攀且绕。想公哦新诗,千骑转林杪。
衙冠候颜色,约束军声悄。韶阳古名郡,四十专城早。
重华已千岁,苍石在云表。鱼龙舞幽壑,遗韵盖可考。
以兹供抚玩,或可荐寿考。公馀亦时饮,未用绝芳醥。
行行布恩惠,正直神所保。
后皇嘉树底,香影覆秋盘。樵子逢王质,幽人对谢安。
兴来歌楚颂,策杖暮盘桓。
晓烟湿翠花魂冷。藕丝衫薄春云影。小步下回廊。
一枝纫露香。
簪环宜碧玉,才称秋眉绿。记否绣罗屏,莺声唤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