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后乐园中好树石,海波吞天滞魂魄。九原想与夷齐游,徙倚祠门长太息。
当年东邻重忠义,潘侯倒屣迎宾客。驹笼私第址堪寻,龙麓高坟碑未泐。
我游江户尝凭吊,窃敬此翁世莫识。忽闻学社噪杭州,归骨建祠争甚力。
斯人辟世虽不返,故国旧君心匪易。纷纷正欲废大伦,谬托同心定何益。
策名委质义难背,自许英灵照肝膈。善学柳下有不可,妄附紫阳渠所斥。
东峰境界无尘土,华扁未寒前日盟。茶话偶来留坐久,功名顿觉等閒轻。
春风秋月副吟赏,夜鹤晓猿无怨声。主人焚香读经罢,多少青莲南海情。
近水光初见,远山翠亦开。菊华还可采,行客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