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刘义庆的蒸饭成粥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蒸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太丘和客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

注释

诣:拜访。
宿:住宿。
使:让。
炊:做饭。
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
进火:烧火。
俱:都。
委:丢开;舍弃。
而:表承接。
窃:偷偷地。
著:放。
箄(bì):一种器具。
釜:锅。
炊:做饭。
馏:把米放在水里煮至水开,再捞出蒸成饭。
长跪:古代的一种礼节,指直身而跪。
语:说话。
乃:于是,就。
今:如今。
糜:比较稠的粥。
尔:你们。
颇:很。
识:记住。
不(fǒu):同“否”,“吗”,用在句末表疑问。
仿佛:大概,好像,还。
志:记住,记得。
俱:一起,都。
更相:互相。
易夺:改正补充;更换。易:修整。夺:失误遗漏。
无:没有。
遗:遗漏。
如此:既然这样。
但:只。
自:就。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猜你喜欢

沧江之水清如空,长林沓嶂高巃嵷。何人于此憩幽寂,白云满地迷行踪。

层崖苍苍如积雪,巨灵手擘芙蓉裂。苍官须鬣老岁寒,地位清高两孤绝。

根蟠重阴神鬼会,节抱太始冰霜结。上有六月天风声,下有百尺之玄冰。

门前夜半山月落,子规叫绝烟霏冥。隐君此意人莫识,高比青松坚比石。

石上薜萝聊可衣,松根茯苓谁与食。隐君隐君百不忧,子之于世知何求。

栋梁砥柱或见用,万牛回首如山丘。

文孙亲上万年卮,姒妇严妆五翟衣。
不用都人须数跸,内庭跬步即重闱。
树顶烟微绿,山根菊暗香。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