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奎公不种远公莲,卓锡西湖已十年。路入雪山灵草合,泉通沧海毒龙眠。
听法每期双树下,题诗须到四卷前。干戈满地伤飘泊,目断千峰紫翠烟。
逗浦翻春溜,乘风进钓楂。沙文明翠幔,蓑影落红霞。
远树巢莺密,高江飞燕斜。偶来逢细柳,流水见桃花。
昼压蒿塍雨。望故人、此时城北,渺渺云浓处。健否念我否。
饮否吟否。何久无书寄鳞羽。如予奈何许。自唱无聊伤心句。
欲为君道,肠断那堪数。懒耳抑郁耳。恨耳惫耳愁耳。
汝若相怜愿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