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海滨世界洗洪荒,瓦缝参差映夕阳。羁客远投冠盖里,落霞低衬水云乡。
渔舟鼓浪醒诗眼,牧笛眠风破酒肠。返照山城烟树晚,画图指认色苍茫。
淇水园东有此君,亭亭高节直凌云。红尘隔去三千丈,翠色看来十万分。
势利却无身外累,市喧不向耳边闻。岁寒心事谁为侣,拟是羲皇世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