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石阳城边白鹭洲,萋萋碧草环洲流。层楼百尺俯寒潦,有客独登楼上愁。
楼前寂历众山暮,万里江流自来去。天半横吹赣浦帆,云中恍辨虔阳树。
我来眺望九日余,芳洲犹采红茱萸。遥山不断故乡雁,沿流时羡清江鱼。
故人乘兴久舒啸,千载南楼鲜同调。看月宁分佐史床,临风空著参军帽。
相思渺渺萦素波,秋花开映波中螺。凭栏欲作《登楼赋》,不见夫君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