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身将隐矣,谢故人无恙,灌园差乐。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向南州栖托。
半亩斜阳,一锄野水,刖自成丘壑。柴门土锉,箸书应是僮约。
谩教车骑重来,请从此逝,高举随黄鹄。老圃空依徐稚宅,谁荐秋风葵藿。
万柳堤荒,百花洲冷,烟月长萧索。旧盟鸥鹭,偶然飞下寥廓。
瀼瀼微露,熏骨浓芳,清暑绝点珠玑。不梦风寒,繁艳自有冰肌。
尽任蛮烟瘴雨,向炎风、偷换朱衣。情缘短、绝无芳梦,飞度江陑。
犹记传来纤手,蔼香名三日,赏遍吴姬。纵使馨儿妖丽,谁与心期。
伤情坠楼恩重,忍尘沙、玉瘗珠遗。馀韵在,返清魂、环佩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