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一卷金荃,抵多少、秋风红豆。细领略、偷声减字,长吟短读。
铁拨铜琶君自唱,晓风残月吾还又。共商量、小阁静焚香,闲消受。
乌丝格,描来瘦。蚕眠字,书来秀。悟无弦琴趣,筌蹄宁守。
愧我未工天上曲,向君聊乞花间奏。待从今、珍重手循环,逾琼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