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冉冉云生岭,翻翻雨决渠。畏寒成墐户,恶湿问生鱼。
始惬春衫薄,俄惊团扇疏。天怜憔悴骨,莫遣峭风梳。
东吴之山虞山高,秀拔众山谁与伍。终日出云遂为霏,利泽在人惠良溥。
公之奇秀自岳降,貌似古人心更古。仕途坎壈三十年,晚始拥旄开制府。
先声想已到百城,楚女越童争歌舞。彩幡风暖春行县,画戟霜飞秋按部。
闾阎从此无疮痍,道路还闻息豺虎。我老为儒迂且腐,日给太仓惭何补。
祝公惟愿政有成,早晚还朝事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