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贺的感讽五首·其一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感讽五首·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盛产明珠的合浦,如今已无明珠,盛产柑橘的龙洲,如今已无橘树。

可见大自然尽管能创造万物,州郡长官们的贪求也难以满足。

江南的织妇们还未开始纺织,她们孵化的蚕儿刚刚开始蠕动。

县官老爷骑马来临,撅着紫色的胡须,脸色狰狞。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方纸,上面写着几行征税的通知。

“要不是太守大人发了牌气,我怎会来到你这小小的居室!”

织妇跪拜向县官求乞:“桑树才刚发出幼嫩的芽子,

要等到春末的时候,丝车才能转动缫丝。”

织妇向县官通言语,小姑子把黄粱饭准备。

县官酒足饭饱刚刚离去,紧接着又进来小吏收税。

注释

合浦:汉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

龙洲:龙阳洲,今属湖南省汉寿县。

木奴:柑橘树。

造化力: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一作“造物力”。

给(jǐ):供给,满足。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太守或刺史的尊称。

蠕蠕:昆虫爬动的样子。

狞色:狰狞的脸色。

虬紫须:蜷曲的紫色胡须。虬,蜷曲。

方板:公文,这里指催税收的文告。

焉得:怎么会。诣:一作“请”。

桑牙:桑芽。牙,通“芽”。

会待:等待,等到。

春日晏:春末,晚春。

掷掉:转动。

通言语:对话。

小姑:丈夫的妹妹。具:备办。

黄粱:指小米饭。

踏飧(sūn):吞食,饱食。

簿吏:主管钱粮文书的小官。

赏析

  这首诗是现实性很强的叙事诗,主题鲜明,用语尖锐,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愤慨之情。这种愤慨之情笼罩着整首诗的画面,也笼罩后面的叙事和描写。

  前四句先以两个典故,指出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资源,也经受不住“使君”之流的贪官无休止的搜刮,以此总括全诗。

  接着叙事。“越妇未织作”二句叙述了时节,用蚕“始蠕蠕”突出了节令很早很早。这个叙述极重要,这是构成全诗矛盾的一个先决条件,正是在这种节令上官府就来催收税赋,更看出官府逼交税赋的冷酷性。诗人用“骑马来”这一行动写出县官摆威风的情景,然后用“狞色”一句刻画县官的肖像,引起读者的憎恶感。这个县官骑着高头大马,满脸横肉,一副狰狞的颜色,再加上卷曲的紫色络腮胡子,这就把县官可怖可憎的嘴脸勾勒出来。“怀中一方板”两句是动作描写,这一动作描写也有它深刻的含义:一方面写出这个县官气势汹汹,借着官府的公文毫不讲理地催收赋税;另一方面写出县官的催逼不是个人行动,而是官府的规定,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政府机构。“不因”两句是语言描写。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亦把县官狐假虎威的行径和盘托出;另外,用一“怒”字也把未出场的“使君”与县官同是一丘之貉的本质揭示得非常深刻。诗的这一层,通过肖像、行动、语言,从表及里地塑造了县官这一人物形象,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得很好。

  “越妇拜县官”六句,写蚕妇的哀告以及被迫招待县官酒饭的情景。这里用一个“拜”字,突出蚕妇说话时哀告的神情;再从蚕妇哀告的语言来写出蚕妇的困境。“桑芽”尚小,蚕刚刚开始蠕动,哪有能力交赋税;哀告中只能苦苦恳求县官延期。这几句话生动地把蚕妇的形象刻画了出来。“小姑具黄粱”一句是对蚕妇形象的补充,这一描写,把蚕妇可怜的处境表现得更值得同情了。赋税无力交付,为了求情还得招待县官一餐饭食。这几句在貌似客观的叙述之下,隐含着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最后两句,把描写往更深一层开拓,诗歌戛然而止,是不止之止,韵味悠长,耐人寻味。县官大吃大嚼一顿,刚刚离开,而管理税收的小吏又闯了进来。诗人用“踏飧”一词形容县官的吃相,带着诗人强烈的憎恨之情。用“复”字写簿吏随之而至,百姓不可能有能力经得他们无穷的骚扰。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首先,它将客观叙述与主观情感的抒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将议论与叙事相互穿插,相互深化,收到了精警动人的艺术效果。其次,诗人摄取了表现力很丰富的细节,使形象鲜明。如“狞色虬紫须”这一肖像描写,“踏飧”这一细节描写,把县官的形象简洁地勾画出来。第三,对话也很有性格,县官的话耍弄权术,蚕妇的话苦哀求情,都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淹薄武林游,重轮忽四望。兴谐谢客幽,迹类向长放。

崇岭遵逶纡,澄湖泛滉瀁。莲刹诣诸天,香台遍昭旷。

聊因杯度慈,一遣迷津妄。泉挹气冽清,洞历石攒障。

侧足凌层梯,迥与丹霞傍。烟绵百雉联,巀嶭两峰向。

晒越吴山巅,观涛海门上。衰莽吊遗墟,怀往情亦怆。

攀践匪一途,灵异信多状。景物无遁形,微尚自兹畅。

会心既以玄,感来宁弗亮。结侣得应刘,调逸每相抗。

倾座激悬河,芳飙企予仰。绸缪林中娱,万事等飘坱。

发咏互酬答,真赏繇郢唱。凄其徂岁阴,曰归介征榜。

踟蹰行复留,念此意弥广。断梗惜临流,抚膺吐深恨。

洛水秦山晚自澄,孤洲烟树绿相仍。波摇朗月浮金镜,岭隔华星断玉绳。

但觉转船惊白月,岂烦挥翣怒青蝇。风尘浩荡飘蓬里,愧似林宗陪李膺。

当窗草长莫轻芟,新雨过亭绿映衫。住我只须临水槛,看人常使饱风帆。

药能延寿宜多蓄,书不干私莫固缄。堪笑丈夫无大志,愿成脉望判仙凡。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