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上留田行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上留田行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驱车过里中,忽然听到有人啼哭,看长相是同父的亲兄弟

停车仔细询问,原来是兄长抛弃弟弟。如此悖理之事,令人悲叹不已。

注释

上留田:地名

里:古代居民区。

亲父子:同父之子。

回车问:他人问。

慷慨:悲叹,即慷慨悲歌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用简短朴实的四句话,展现了虽为一父之子,但哥哥却不肯照顾年幼的弟弟这样有违情理的生活片断,反映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情节跳跃,给人留下了颇多的想象余地。

  此诗写的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有人坐车从里中经过,看见有两个或数个小儿在啼哭,看长相像是同父亲兄弟,因为小儿哭得太悲伤了,所以乘车的人走了过去又不能不回过车来,询问小儿哭的原因。听了小儿悲惨遭遇的诉说,他悲叹不止。

  孤儿的悲啼,是汉乐府民歌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方面,这首诗和《孤儿行》等篇一样,表现了对被抛弃蹂躏的孤儿的深切同情,有助于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上留田行》没有《孤儿行》那么多的细节描写,诗人只用简短朴实的四句话,展现了虽为一父之子,但作为兄长的哥哥却不肯照顾年幼的弟弟这样一个有违情理的生活片断。从幼弟的哭泣和路人的感叹中,兄虐其弟的情境,使人自然领悟。

  这首诗歌构思颇为新颖,开头两句从乘者眼中写啼儿,不蔓不枝又似在目前。后两句一问一悲,含无限情节于言语文字之外。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指出:“啼儿答语,更不揭出,语极含蓄。”不仅啼儿答语未揭出,作者已完全将啼儿抛置一边,只写问者之悲,他给读者留下的想象天地是无限的。王粲《七哀诗》云:“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在写法上,显然受《上留田行》的影响又有发展。两诗相比,王粲诗激情有余而含蓄不足。

  余冠英《乐府诗选》认为此诗“不是全章”。按照叙事诗的要求,它确实需要补出许多内容。但汉乐府的叙事,常常不拘于事件首尾的叙述,而挑选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点去集中描绘,这是一种成功的笔法,也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再加上任何内容,都会成为画蛇添足,破坏这首诗的简洁和含蓄美。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情节跳跃,给人留下了颇多的想象余地,当与《孤儿行》比照阅读。

创作背景

  这是汉代反映孤儿被遗弃现象的民歌。孤儿遭受兄嫂的遗弃、残酷欺凌和压迫,过着痛苦不堪、哀告无门的生活,这在东汉时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乐府诗集》引崔豹《古今注》:“上留田,地名也。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讽)其兄。”《乐府广题》说:“盖汉世人也。云‘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江邮绶《乐府类解》卷八:“事与《孤儿行》相似,恐是其本辞。”

猜你喜欢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西风寥栗不须悲,云日轻明政自奇。远岸绿飘梧槭槭,疏林红露枣离离。

味回新醑愁眉破,凉入单纨病骨知。试问夜窗灯火读,何知蚊蚋扑缘时。

触目怀招隐,兴歌托遂初。俗尘多汩没,天籁几吹嘘。

晚景翻濛泛,秋潮泄尾闾。祥云旗凤鸟,瘴雨弩鲸鱼。

洒泪鲛人室,漂魂建木墟。鼋鼍沧海赋,龙马赤文书。

上谷空豪举,西河久索居。蛮琛遗翡翠,鲁价掩璠玙。

远矣鸣?箭,悠哉薄笨车。影摇青薜荔,光璨白芙蕖。

自昔攻佔毕,于今载耒锄。弹冠身有待,铸研志非虚。

苏子纵横术,韩生内外储。乾坤瞻魏阙,日月梦周庐。

炫耀螭雕佩,蹁跹隼建旟。列衣腾朔漠,胶棹入黄淤。

赵女弦鸿鹄,奚儿驾駏驉。词林应聘汝,侠窟肯愁予。

结骑幽并窄,抡交楚越疏。奇功生鼎鼐,猛气死籧篨。

药物金鹅采,兵钤赤鲤渔。中条分雍豫,四序出堪舆。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按图稽獬豸,觞酒笑鶢鶋。

野屐偏求蜡,山巾尚著綀。贫犹思禄士,老不废耕畬。

卓棹才终用,猖狂习未除。文章同一默,岁月或三馀。

策竹登玄圃,然藜问石渠。定须追乐毅,端为谢曹蜍。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