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认湖云冻雨,浦水搏冰,春意萧闲。一抹疏林远,趁寒潮夜发,又度重关。
江梅几树纷照,诗思不禁寒。尽古柳鸦翻,平沙雁划,怅望山川。
堪怜。念故国,只今宵酒醒,梦冷刀环。待谱湘娥怨,奈刺船人杳,易折冰弦。
懊侬小海低按,谁共扣吴舷。恁寂寞蓬窗,清樽款曲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