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春晴惟七日,登眺兴应饶。残白留梅萼,新青到柳条。
水光侵绮席,楼势逼丹霄。正好寻诗景,重来不费招。
去年买菊自扬州,今日花开汝远游。伴我衰年同瘦影,羡他傲骨耐深秋。
高风独向篱边寄,游子何堪岭外留。料得南枝梅放早,平安幸慰倚闾愁。
小院寒梅冬著花,似迎春意到窗纱。淡香枝上霜疑密,疏影林间月欲斜。
吟处何如官阁动,折来将寄陇头遐。閒情不作师雄梦,皤鬓偏惊对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