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对身边近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楚国,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身边的近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臣请求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哪里人?’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他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谒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可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吗?”
楚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随意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使:出使。
闻:听说。
谓:告诉,对......说。
左右:身边近臣。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方来:将要来。
欲:想要。
辱:羞辱。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以:用。
为:表时间,在,当,于。
请:请求,请让我。
过:经过,走过。
行:走。
何为:做什么 为:做。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了……罪。
盗:偷盗。
至:到。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酣,痛快。
诣(yì):拜见,谒(yè)见
缚:捆绑。
曷:同“何”,什么。
为:做。
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避席:离开座位。
之:代词,代指这样一件事。
则:就。
为:是。
为:成为,变成。
徒:只,独,仅仅。
其实:它们的果实。其,指橘和枳。实,果实。
然:如此,这样。
异:不同。
得无:莫非。
使:让。
耶:语气词,相当于“吗”,“呢”。
熙:同“嬉”,戏弄。
病:辱。
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
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仰天海浩叹,空陨诗人涕。
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
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念天生才心,济世乃为贵。
百折苟不回,终必申吾志。远人况相格,何用恤浮议。
行收已失权,更截旁溢利。顾此凋?民,徐为苏元气。
三州士与女,歌颂方无既。时危仗豪隽,重任在疆寄。
岂曰位不高,持节已为使。秋风思鲈脍,彼特王门吏。
乱萌虽已兆,何忍吾君弃!苏轼终爱君,斯意谨当志。
河山况如故,力在收破碎。九州不可知,犹冀一方治。
内乱吾不与,外患吾不避;用敢告司阶,斯语合经义。
勿信鹧鸪言,声声唱归去。老圃有秋容,且对黄花醉。
?珠舂出真珠颗,山药锹开白玉团。本草经中俱上品,故人书寄善加餐。
轻投已获琅玕报,每饮兼资菽水欢。欲把长篇酬厚意,吟肠无味苦搜难。
高台眺望罢,缓步到柴扉。石路缘溪岸,茅亭带夕晖。
桥危人怯度,林静鸟争飞。乘兴忘归晚,沾衣草露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