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白居易的村雪夜坐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村雪夜坐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面对南窗,背着灯光独坐,窗外风吹得小雪珠纷纷扬扬。

在这寂寞的野村深夜,一只残雁在雪中翻飞,孤单凄凉

注释

霰:小雪珠,俗称米雪。

深村夜:犹言村夜深。犹言残雁。

赏析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这是很特别的一首。

  白居易诗的特点是浅显易懂,而此诗却十分朦胧。诗人用20个字写下了一幅村夜雪景:在风雪凄迷的深夜,诗人独坐窗前,屋内灯影昏昏,窗外暗雪纷纷,风雪中传来了残雁的叫声……无情之景,当是死景,而此诗即使用现代白话翻译,也仍然诗味盎然,它让人觉得一股凄冷之情寒彻周身。诗人写景,意在写情,此诗可谓情景交融。据考证,此诗是诗人41岁时所作,与讽谕诗中的《村居苦寒》作于同一时期,其时诗人正在老家为母亲居丧,因而可想而知诗人当时的心 情是何其落寞凄凉

  《村雪夜坐》一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现在人们都把它作为一首“咏雪”的诗。 从这首诗里可以想象到:作者面向南窗,背对孤灯而坐,望着窗外的一片昏暗夜色,听着寒风呼啸、看到冰粒与雪花夹杂着纷纷飘落在地上。这时候他感到村庄的夜是那样的静,让人感到寂寞。却又听到失群的大雁,在风雪之夜的凄凉的叫声。 为什么白居易此时心境如此的寂寞凄凉?作者却含糊者没有说出。

  据考据资料,这首诗是白居易进入不惑之年时而作,当时白居易正在家乡母亲去世戴孝居丧。由此可以想象到诗人的心情是寂寞凄凉、糟糕透了。所以,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感染力是很强的。 我以为这首诗的背景有雪,作者却没有用心去描写“雪”。所以,严格说它不能算是一首“咏雪”的诗,而只是借雪夜,抒发寂寞清冷的心情而已。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四野尘氛起,城头鼓角喧。欃枪纷市井,荼火乱乡村。

糇橐头为戴,衣牵媪负孙。河山应不改,心迹向谁论。

煮茗防烟沸,入深畏鸟言。见几宜早蹈,知避远于樊。

南雁孤飞入楚天,北风吹送洞庭船。相离相隔三千里,同死同生六七年。

回首战场都是泪,知心朋辈几人全。客中言别难为别,挥手依依各黯然。

门前蜀柳□知春,风淡暖烟愁杀人。
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
南津柳色连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
夷陬蛮落相连接,故乡莫道心先死。
我今帝里尚有家,门前嫩柳插仙霞。
晨沾太一坛边雨,暮宿凤凰城里鸦。
别来三载当谁道,门前年年绿阴好。
春来定解飞雪花,雨后还应庇烟草。
忆昔当年栽柳时,新芽茁茁嫌生迟。
如今宛转稊著地,常向绿阴劳梦思。
不道彼树好,不道此树恶。
试将此意问野人,野人尽道生处乐。
为报门前杨柳栽,我应来岁当归来。
纵令树下能攀折,白发如丝心似灰。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