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襟怀磊落富诗情,琢句端明法颂声。格健要除蔬笋气,语工须带雪霜清。
碧云矜式存风雅,黄卷沈潜学老成。锻鍊更能师岛可,禅林无患不知名。
行路涩于棘,单车望千山。歌君归云曲,清涕留馀潸。
六年河朔州,动辄得谤讪。惟君笃高义,日来款柴关。
古交松柏心,今交桃李颜。古人去不返,古道挽不还。
相思一尊酒,幽恨寄山间。
普救姻缘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人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颠不刺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