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戴头人立而语。顾谓主人,憎予太甚,芥蒂宁因细故。
寠薮无长物,幸托坳堂沮洳。昔在仓中,李斯丞相,记曾相慕。
今日深文何太苦。笑作事、乃公殊误。侠不屠龙,仙难控鹤,仅磔张汤鼠。
安能久居郁郁,化青蝠、淩空飞去。古洞长松,有鼪鼯、是吾伴侣。
先生久不言,空有鸾凤音。求之千载上,抱膝知此心。
欲雨不成雨,凉阴生四围。溪云浮阁动,沙鸟入门飞。
身世此无事,乾坤聊息机。渔歌传别浦,柳外一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