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邯郸淳的截竿入城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入城门的人,开始时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去;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去。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不是最有学识的人,只是见过的事情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世上愚蠢的人没有比得上他们的了。

注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只是。

以:用。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邯郸淳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猜你喜欢

晚风徐趁布帆斜,细作之而浪蹙花。雨后天光横抹黛,海中日影倒成霞。

防江堠戍镫先起,近浦渔庄树半遮。行到菰芦深处泊,朦胧淡月照平沙。

独客无家望转迷,山空木落气凄凄。愁催短发浑如鹤,病觉长身不称犀。

书断蓟门天万里,禅经秦树雪千溪。何由去学神仙术,一鼎丹砂夜自泥。

三十年前太守约,金山一叶驾云招。三僧盛事吾堪纪,恰值重阳访佛寮。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