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初四发湘阴,初五泊新康。初六到长沙,初七下西乡。
百数十里间,行李殊周章。逶迤入家门,再拜上北堂。
老父出慰劳,老母问家常。弱妹供盥洗,嫂氏备茶浆。
弟侄各欣喜,喧笑绕匡床。饼饵堆盘匜,枣栗盈篚筐。
屋后枫叶丹,阶前菊花黄。至哉天伦乐,慰我长相望。
所嗟时地异,抚己暗悲伤。昔时千金子,今成人未亡。
不敢自流露,恐伤老人肠。黾勉膝下欢,鸠杖双扶将。
幸此春日晖,椿萱正康强。相从北堂下,载奉称寿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