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着绮罗袍,腰扣玉带,佩带着鲤鱼状的金符,出行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与五侯同列。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我的笔尖掌握。正当得意之秋,分减帝王之忧,乃是宰相不该忘的职志。
喜春来:曲牌名。
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
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
罗襕(lán):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
皂盖朱幡:黑色车盖红色旗帜,高官出行的仪仗。
列五侯:位与五侯同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爵位。
得意秋:称心得意的岁月。
分破:分减、减少。元人口语。
这是一首豪气快意的小令,前两句先通过服饰、车马表明自己身居高位;接下来再正面抒发自己气吞山河的气势,以及辅佐帝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曲写得气势非凡,一气贯通。
开篇两句呈现出一种华丽的贵胄之气和踌躇满志之态。“金鱼玉带罗襕扣”是从衣饰显示出其品阶,显然伯颜此时已身居高位,位列五候,甚是尊贵。他所佩戴的金鱼鱼符,所系的玉饰腰带,所穿衣服的扣子,无一不是达官贵人特有的佩饰,昭示着他们的门第身份和地位。
“皂盖朱幡列五候”,写的是其仪仗车饰,显示其位高权重。古代高官出行往往用黑色的车盖,红色的旗帜,即“皂盖朱幡”。元代并无裂地封侯之制,此处用“列五侯”来表明他身处高官显贵之列。
位高者权也重,对江山社稷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写的就是这层意思。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俺笔尖掌握。有一种站在河山之巅,俯瞰中华大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豪气。将河山之重与笔尖之轻相提并论,有举重若轻的洒脱与优游感。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的结句将作者的志得意满和豪气干云演绎到极致。据说作此小令之时,伯颜已率师攻破建康,与其他两路元军会师临安,南宋幼主已降。此时,正是伯颜建功立业的得意之秋。此句实际上是作者自明心志,建功立业并非是要图谋个人荣华,而是要为帝王分忧,其胸怀天下,高瞻远瞩的气魄令人感佩,难怪他病卒后,谥“忠武”。
这首小令朴实、飘逸,有豪迈之气,其中“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之句颇有宏大气象。前几句极言其“武”,英武和事功兼备。后面一句点题,表明其“忠”。
按《元史》伯颜、弘范两传,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左丞相伯颜领行中书省总兵攻宋。十二年十一月,元兵分三路攻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率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发。十三年正月,三路元兵会师临安,二月,南宋幼主出降。推敲伯颜曲中之意,再根据张弘范曲意,伯颜此曲当作于至元十三年元兵攻占临安之后。
伯颜(1280—1340),蔑儿乞氏,蒙古族。元朝后期权臣。
早年侍奉皇侄海山,参与平定西北叛乱。元武宗继位,授吏部尚书、尚服院使、御史中丞,迁尚书平章政。元仁宗继位,历任周王(和世琜)府常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江浙江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节制江淮诸军。拥戴皇帝继位,授银青荣禄大夫、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平章军国重事、御史大夫、中政院使、太保、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元明宗即位,任中书左丞相。元文宗嗣位,加任储政院使,知枢密院事。
至顺元年,进封浚宁王。拥戴元宁宗;拜太傅、徽政使,诛杀唐其势,拜中书右丞相、上柱国、太师、奎章阁大学士、太史院司天监,进封秦王,诛杀政敌唐其势。独秉国柄,专权自恣,出任河南行省左丞相。至元六年(1340)三月,坐罪流放于南恩州阳春县,病死于途中。
画坼田龟久望云,霈然膏泽幸盈津。南邻来庆年丰稔,旋酌香醪共湿唇。
花落斜阳外,无人酒半醺。客愁多似水,春梦乱如云。
庾信伤心赋,陶潜自祭文。古来贤达者,谁不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