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人间作画如作诗,妙由心得非人为。五日一石十日水,此事无乃亦可期。
向来郭恕先,妙手真复奇。经年不肯下一笔,胸中丘壑谁当知。
忽然有兴不可遏,写作槎枒风雨枝。回头却笑阎立本,缓急与人为画师。
李生闻是成远后,一生落魄唯饮酒。贵人金多不可呼,閒日为多画日偶。
心知公子非俗人,平生笔底波澜翻。故作沧江与巨石,要看万里风涛相吐吞。
谁知此老不足数,自笑一生常苦辛。桃花水暖小艇窄,十年辜负江边春。
时危力小去未得,画图入眼空伤神。
结夏又十日,个事作么生。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