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未到中年便挂冠,一乡三老北溪寒。废兴有命知尤早,去住无心遇更难。
轻物想能閒似梦,爱山应是好如官。莫言林下何曾见,待向图中画与看。
台下残碑手重摩,腐儒千载此经过。诸生未识叔孙礼,游子还从父老歌。
日落五陵无旧树,风来泗水有馀波。神骓不逝空成泣,走狗犹存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