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每恨人生会合难,兴来一醉尽君欢。雨沾翠佩帘花细,酒凸金杯饮兴宽。
《胡旋》舞低翻翠袖,串珠喉稳怯春寒。朝来酒醒蓬窗下,依旧春风苜蓿盘。
金猊香袅麝烟凝,小榻横窗月半棱。花影撩人诗思动,矮笺新试短棨灯。
犹记春时,新梦破、乳莺初啭。曾几日、韶光都尽,骤惊心眼。
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最伤情、时物总如前,亲难见。
悬艾虎,飘金线。敲画鼓,轰雷电。看儿童绕膝,更教肠断。
楚些空传骚客恨,江涛似诉曹娥怨。愿相逢、角黍入重渊,逢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