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歉岁逋租力莫偿,一家十口趁流亡。小儿胆大轻官事,老者年衰重故乡。
落萚西风何处迹,啼螀寒雨几回肠。封书欲寄愁难达,空倚江干数雁行。
香山伊水不禁秋,况是浔阳九派流。一曲琵琶弹夜月,教人无赖忆江州。
云散银鳞。山围翠屏。兰桡画碎波纹。闪渔灯一星。
弦调素琴。杯斟绿醽。人行桥上三更。遍乾坤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