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绣閤新添一线长,金针斗巧制鸳鸯。不知这个长多少,莫把龟毛乱较量。
娇鸟啼花客里春,诗情物色逐年新。寒江记得同舟约,汾水初寻下榻人。
琴瑟多情聊寄迹,奚囊无事不离身。明朝我欲寻山去,翻笑行云去住频。
岁月双蓬鬓,风沙一老兵。气惟凭义养,命不与穷争。
鼎正中边沸,船须左右平。半筹无可画,空赋洗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