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李颀的古塞下曲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远行的人早早就骑上了骏马,行途直指蓟城的旁边。蓟城北通大漠,我万里辞别故乡。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军书急迫,里至上郡,春色青青,越过了中州河阳。长安宫中的柳条已经婀娜多姿,塞北地区的桑条依然颜色青青,琵琶呜咽,弹出令人泪垂的出塞曲,横笛声声,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蓟: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阳:今河南孟县。
出塞曲:汉李延年造,曲调悲切。

鉴赏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多写边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称“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此诗前四句写万里辞家,远赴边塞。早晨骑马出里,直指蓟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间透射出一股豪气。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里上郡,春色度河阳。”中间四句写边地见闻。“海上”“沙中”呼应“漠北”。“军书”“春色”,本为静物,加以“里”“度”二字,顿变鲜活,急切迅疾,气势飞动。一写战事,一写时节,一写边关,一写中原,刚健明快。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最后四句一写色,一写声,颜色清丽,声调凄恻,先喜后悲,更显其悲。

  通观全篇,格调苍凉,既有一点悲,又有一点壮,诚为《河岳英灵集》所评:“里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你喜欢

洞生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世人知。

我初试缁尘,乡贡赴京甸。踏月款湘馆,始识先生面。

尘囊发鸣琴,行箧诵诗卷。清言似味蔗,往往耐嚼咽。

长安仕宦海,倥偬预计选。得官宰百里,孥仆欣以忭。

庶几抒夙抱,盘错利器见。谁知达者怀,自匿不可谏。

朝上投劾书,暮授文学掾。酸寒古梅峒,环堵坏不缮。

瓦吹风打头,床漏夜易荐。旁人或色难,先生乃安便。

陶然斗室中,弦歌杂谐宴。间吟七字诗,号占万象变。

雪风入牙颊,喷喝出璀璨。粼粼溪流清,触石蹙涡漩。

自然成文章,足可医汗漫。觥觥欧夫子,古处耄不倦。

缟纻半南北,目历几宿彦。独喜从吾游,款款似亲串。

飘然李郭舟,那顾望者羡。鲰生少为儒,兀兀事文研。

辞亲学干禄,妄想那能免。归来湖湘间,习飞始斥鴳。

移家就冷署,甘旨惧不办。差幸苜蓿盘,臭味同所愿。

惟惭论年学,短绠及道浅。祇有肝鬲间,迂拙不自贱。

何图君子知,刮目及蹇钝。资西盛桃李,簇簇花满县。

濂溪此遗泽,望古想空缅。懔然俎豆旁,何术盥昏懦。

枉辱忘年契,温奖惧非分。古人金石交,颂祷寓箴劝。

岁晚霜雪零,君躯幸保善。微诗聊以贽,并用志缱绻。

有水无行路,人家个个幽。
青山开障远,碧树入村稠。
纵是比邻屋,相过亦用舟。
我来潇洒甚,处处见沙鸥。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