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根据神女的话,用“云雨”来指代男女间的私情。后来宋玉陪侍楚襄王到云梦泽游览,又都曾在梦中会过神女。《赠人》诗开头两句即用宋玉梦遇神女之事。诗人将失恋男子比成宋玉,将他所爱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赠者的文采风流一似宋玉。次句接着说,“惹得”神女动情而入梦。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风流而生向往之情,入梦自荐。然而,美人的心是变化难测的,就说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倾心于怀王,后来又钟情于襄王。“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顾到了对方的体面。后两句议论,出语真诚,在旷达的劝说中见出对朋友的深情。“云雨无情难管领”的说法尽管偏颇,但对于失恋中的朋友却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失为一剂清热疏滞的良药。
这首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典故的运用。写诗向一位失恋的朋友进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这首诗由于借用典故写出,将对失恋友人的劝慰之情说得十分含蓄,委婉得体,给诗情平添了许多韵味。
菊花能醉去官人,金粟记前身。半世难忘酒德,一年长祭诗神。
奚为惆怅,聊将旷达,且养嶙峋。稳住半峰山茨,饱餐千里湖莼。
相逢倾盖地,回首叹川上。士穷不足怪,但喜气愈王。
凛然岁寒姿,儒林有龙象。栖迟似隐君,矍铄真诗将。
惟应一弹指,欲了四大藏。旧习想冰消,岂复留馀恙。
新篇更纡馀,和气与酝酿。却思东鲁游,几载南阳葬。
风霜摧宰木,日月随过浪。岂期经世心,晚岁成独往。
萧然屋半攲,使我怀抱怆。独有千载传,此事可凭仗。
细观宇宙间,何得复何丧。尚期浮云开,衡岳来见状。
秋壑采兰荪,霜林收栗橡。晓看日浮空,夜赏雪侵帐。
更怜二三友,前山屹相望。文会傥来寻,胜践天所相。
妙理须细论,长歌却雄放。褰裳请勿疑,当仁应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