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公昔较我艺,弱冠举于乡。公子复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荡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见,断绝我中肠。
淡宕试镫风,历乱催花鼓。盼春春已来,淑气盎亭午。
南荣坐故人,清襟散蘅杜。瓶卉香细浮,幽禽屡窥户。
对此景物和,欢言酌芳醑。笋韭愧粗供,厨乏络秀女。
笑语粲烛花,暖意尊前煦。惟兹文字交,便拟醉乡侣。
中覆暗自欣,战拇纷难数。百斛亦何辞,独醒真徒苦。
婵娟月满帘,掩映色殊妩。工巷联臂歌,往来同织组。
试教影吟三,未许更催五。狂思买良宵,那辨金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