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大全  >>  韦应物的西塞山原文,译文以及赏析

西塞山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塞山连绵起伏,山势如同从千里之外奔凑而来;它那千里奔腾之势,伸长江则戛然而止。

秋天的西塞山山中雾气横绕,看起来更加雄伟;江水到达狭隘的关口,水流愈加湍急,咆哮不止。

注释

岚:山中雾气。

束:捆缚、捆住,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

赏析

  西塞山在湖北大冶县东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矶。此山与黄石山相连,基压江潮,可镇控长江天险,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禹锡著名的《西塞山怀古》,即在此地发思古之幽情,咏千古兴亡之事。

  开头两句,把西塞山描绘得十分雄伟。西塞山连绵起伏,山峦攒聚,远望若波涛奔驰之状,山势如同从千里之外奔凑而来。读了此句诗,使我们联想到岑参的诗句: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势从千里奔”句中的“奔”字,把山势写得雄伟、奔放、飞动。西塞山基压江潮,面临长江,它那千里奔腾之势,入长江则戛然而止,“直入江中断”的“断”字下得干净利落。这两句诗是咏西塞山的名句。《古今地名大辞典》的“西塞山”条即引录了韦应物的这两句诗。

  “岚横秋塞雄”句,“岚”指山中的雾气,时至秋日,雾气横绕西塞山,气象氤氲,更增加了西塞山的雄伟。“横”字加强了山岚的凝重之气,“秋”字点出时令。

  “地束惊流满”句,写出了西塞山下江水的浩荡和湍急。“束”即束阨,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用“地束”二字写西塞山的隘口十分恰切。秋天本来是大水襄陵的季节,西塞山附近因江面变窄,形成一个隘口,江水至此好像受到约束,来势凶猛,水流湍急,奔腾咆哮。“惊流满”的“惊”字,写出了长江的水势。

  此诗仅四句二十字,但把西塞山的雄姿、地势特点和山下的江水写得很有气势,很有特色,堪称 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闲散身无事,风光独自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
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俦。
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杯春酒绿,对月夜窗幽。
绕砌澄清沼,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册遍,半醉起梳头。

君不见句曲陶弘景,通籍犹号华阳公。君不见竟陵陆鸿渐,著书自称桑苧翁。

中冷泉前餐海雪,楚王涧上听松风。二贤先后数百载,烟霞气格无不同。

夫子起家澶濮久,大河甲秀连台斗。凿流玉莹激轩墀,丛石锦横浸池薮。

性惟高洁冰霜姿,才自清通衡镜手。内观坐照万古前,不以淄渑挂其口。

笑顾谢海客,轩然舞而跃。龟壳卷何为,蛤蜊食何乐。

君不见苏家学士嗜湘醽,岷嶓之源图作经。续茶以为谱,调水有一丁。

大瓢贮春瓮,小勺分江瓶。甘以口腹役双足,何如澄心诵黄庭。

仰视夫子犹鸿鹄,千秋陶陆垂丹青。

中秋万里月,何处驾冰轮。底事隔年会,不怜今夕人。

兔疑停杵臼,蟾岂避风尘。默识常娥意,氶平赏更新。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