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参横斗转夜冥冥,车铎郎当唤梦醒。远树颠风犹未绿,遥山得月始能青。
问津野渡人难觅,沽酒荒村户尚扃。自笑征夫归思急,一宵未放马蹄停。
晚来泼火雨犹寒,捲尽纤云转玉盘。想见梨花深院落,秋千影里数归鞍。
池塘新涨水平堤,两两鸳鸯立岸西。怪底闺中成对绣,原来此物是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