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清才玉署正相宜,锦字华椷慰所思。霄汉几回劳梦想,酒杯何许共襟期。
小窗残烛怀人夜,斜月疏钟听漏时。知在词垣吟更好,便鸿莫遣寄来迟。
荒磴苔乾屐齿轻,寺门晴锁午烟平。滩声静抱香台转,云气虚从古殿生。
行径尝留骊鹿迹,题墙偶见故人名。老僧只解蒲团坐,无数松杉一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