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坐叹空山落景催,几时江上叶舟回。初无妙术留春住,强觅馀欢傍酒来。
体力寒多便故絮,齿牙衰甚怯新梅。秦川洛水繁华事,白首天边共此杯。
碧梧两株如碧玉,风动广庭秋簌簌。琤然一夜打窗纱,何处清商奏琴筑。
佳人坐树弄冰丝,凉月如钩照画眉。深深谱出鸾凰调,露白云轻夜半时。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