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幸遇太平日,观光快嬉敖。春衣白鸠舞,煖帽青貂袍。
都城列雉森崇墉,荣光喜气何葱葱。风云观阙异人世,皞熙自与华胥同。
张郎英年频此游,凭高吊古穷冥搜。卢沟晓月带冰渡,易水秋风终岁留。
豪来得意金不惜,秦楼楚馆皆相识。飞觞醉杀青蛾眉,红锦缠头恣抛掷。
词垣銮坡总钜公,古文奇字比扬雄。填门请谒不轻予,挥洒淋漓盈卷中。
卷中题咏真奇绝,珠贝晶荧玉重叠。夜郎谁数李青莲,湖海诗声久消歇。
南来北去屡往还,半生多在江淮间。经行到处且歌笑,莫教辛苦愁朱颜。
愁朱颜,易萧索,大夫慎勿念功名,紫马驮钱买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