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海畔孤城落日昏,水天无际欲销魂。云拖两脚鲲身岛,风送潮头鹿耳门。
堪笑霸图归幻梦,独留遗迹吊寒暄。纡回磴路谁过问,止有萋萋细草痕。
江东何日奏皇猷,剑气虞姬逼斗牛。二百关河虞未得,八千子弟愧遗羞。
经营终让歌风帝,叱咤难惊开国侯。漫道生平多慷慨,英雄千载说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