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
小鬟弹户,报灯花阑矣。脉脉良宵酒醒未。恰琼钩不挂,帐穗如烟,风漾漾,漾得梦边愁起。
愔愔还惜惜,怯怯恹恹,小小娇憨总难记。只记病凉天,钗凤斜扶,兀梳个、亸肩蝉髻。
算树上、青梅可怜生,作一样辛酸,雨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