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汉帝求故剑,嫔御皆涕零。魏王弃前鱼,左右多叹声。
贱子少年日,早希烈士名。出身承主恩,万里事远征。
追虏交河北,蓐食朔方庭。徒手冒白刃,俯身搴前旌。
朔风浩浩来,塞马惨不鸣。孤蓬杂沙飞,天地忽晦冥。
短兵怒相接,血溅单于腥。朝射南山虎,夜宿醉尉亭。
何人知故将,穷老甘伶仃。道逢羽林儿,顾盼生光荣。
锦带鹔鹴裘,车马浩纵横。时移贵贱异,事去炎凉更。
顾惭麒麟阁,虚望嫖姚营。苍鹰思一击,老骥忽长鸣。
仍蒙伏波将,不愧班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