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习习轻风透袷衣,闲行不畏目光微。一听流水心期足,随意落花高下飞。
蓬山万里,瞥遇仙姿,不是飘风班缀。向月传神,将花点靥,总有自然佳丽。
眉黛谁堪比。怕遥峰碧嫩,似人非易。想应是、鸳鸯命合,便不相逢、料也难已。
最爱下重帘,烛底杯前,雨嫣云媚。
何况深怜浅惜,嵌骨相思,忍令白眉抛弃。荐枕楚台,吹箫秦苑,未似而今称美。
紫袖肩同倚。雕栏畔、还把红阑香艺。愿莫忘、长生夜语。
西陵松柏、久长情意。如辜誓。他年试检双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