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天寒对酪奴,竹閒雪鼎与风炉。书生事业真堪□,□谓粗人此景无。
飞来古刹是何年,此夕维舟思惘然。既有胜游供旅兴,况逢知己共清联。
前湾兔色生寒照,古洞猿声搅夜眠。我亦飞来又飞去,僧钟催发北征船。
闻道桃源可避秦,卜居有地托闲身。猿抛野果欺生客,鹿过溪斋狎熟人。
笋为经冬尝覆雪,柳因种子得留春。何时共醉山中酒,见月方知明月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