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仄径盘空艰复艰,快哉七十二孱颜。星辰可摘九天上,吴粤平分一水间。
日转林梢看鸟背,烟横谷口辨人寰。居然自可小天下,谁道吴中无泰山。
小雨初晴草未乾,残花如霰落檐端。春衣典尽风还起,四月窗前耐薄寒。
石台突兀倚晴空,一带春江泻玉虹。千古佳名唤行客,骑鱼何处访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