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齿豁童头老可憎,艰难相值历何曾。吹箫问渡愧未达,终有心头一点蝇。
楚箨并刀社雨前,掇红接紫自年年。颠风稗子僧成佛,白日烂柯人诈仙。
半霎时移愚智性,一丸泥夺化工权。可怜人自生荆棘,却变初心失本然。
扁舟初别五陵春,为逐江间鸥鹭群。津吏谩劳频问讯,汉庭元有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