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海门白浪如山高,还从巨海驱洪涛。何人戏出此伟观,撩公杰句争雄豪。
诗成飞电欲争激,战胜何尝费锋镝。更复尽出武库兵,不念长卿家四壁。
当时年少今老翁,愁将白发吹秋风。来趁千人万人出,尚记时节如元丰。
袖手人知公作语,歌儿停歌复停舞。越山迎浪看潮头,白玉传觞急飞羽。
胸中如公多庙谋,八珍未献伊鼎羞。笑人欲买江边宅,看潮饱度残年秋。
胭脂点破冰壶露,疏雨浓烟。石榻湘弦。曾拌飞琼腻雪笺。
檀痕粉印惊分赠,素手亲拈。唤起愁眠。今夜幽窗对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