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 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学者、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年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宋绶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倾朝学之,号称“朝体”。
欢迎俛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使君占吏师,老手便治剧。论功饮无何,课最上殊绩。
人言神爵中,有此二千石。拥麾几何时,千里静森戟。
遂移佳菊苗,步着东篱屐。南山忽当眼,净几分晚碧。
黄花行欲开,吹帽尽佳客。丰年公事少,闲日颇自适。
便恐趣公归,翱翔步丹极。晓枕梦催班,朦胧想山色。
大块中间一窍开,佛龛僧榻遍岩隈。群峰争汎玄云出,绝磴祇容幽鸟来。
蝠穴巧藏人世界,鳌山惊现蜃楼台。重来又与山僧别,钟鼓无情鹤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