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 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学者、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年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宋绶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倾朝学之,号称“朝体”。
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晓发蒲亭邑,暮投石耳峰。仆夫困沾濡,山雨犹响松。
兹壑况罙阻,顾望惟溟濛。幽岩托层房,豁然临猴江。
竹修苞北基,岩峭垂南窗。俯观袅户萝,仰聆走檐淙。
挹此暂足遣,逖想情难降。陶公有遗坟,黄子留孤踪。
通止良固殊,羁缚谁为悰。坐闻吟猿瞑,秪念归思忡。
欲写寒梅愧未工,丹青赖有霅溪翁。要观清浅黄昏处,尽有经营惨澹中。
一鹤一琴犹旧日,集丘集水自春风。郎官画省多才思,东阁吟诗兴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