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来的黄鹤飞进皇宫,振动双翅发出沙沙响声。金黄色的羽毛灿烂夺目,菊花一样的尾巴更加鲜明。
这鸟儿平时只在芦苇中出入,吃食则是水里生长的荷荇。
我自知年龄幼小而又德薄才浅,愧对这样鸟降瑞于太液池中。
黄鹄(hú):亦称天鹅,似雁而大,劲长善飞,羽毛洁白,也有黄色的。建章:即建章宫,旧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肃肃:鸟飞拍翅声。跄(qiāng)跄:飞跃奔腾貌,这里形容鸟飞迅急。
衣、裳:古时上身所穿称“衣”,下身所穿称“裳”。
唼(shà)喋(zhá):形容水鸟或鱼类吃食的声音。荷荇(xìng):两种植物,均生水中。荷,荷花。荇,荇菜。
蒹(jiān)葭(jiā):芦苇,水生植物。
自顾:自念、自视。菲薄:鄙陋,指才德等,常用作自谦之词。
愧:惭愧。尔:你,指黄鹄。嘉祥:祥瑞、吉祥。
该诗是一首乐府诗,前五句为纪实,对黄鹄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黄鹄飞兮下建章”交代黄鹄降临的地点,也交待了诗歌创作的背景,描绘出黄鹄鸟划过建章宫的上空,降临在太液池边的情景。“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鹄的外貌和动作——黄鹄扇动翅膀的声音“肃肃”,黄鹄轻快灵敏的步伐“跄跄”以及黄鹄咀嚼食物的声音“唼喋”。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鸟儿嫩黄鲜亮的羽毛比作金和菊,描写出以金为衣以菊为裳的黄鹄穿梭于芦苇荷荇之间,时而扇动翅膀,时而啃食花叶的模样,十分美丽可爱。句中的三个“兮”,表现了小诗人赏心悦目的激动心情。
可欣喜之余,诗人忽然想到,自己又没有为江山社稷做过什么。毕竟才八岁,还不曾亲政……于是,渐渐地,一种失落而又羞愧的情绪涌上了诗人的心头。于是,话锋一转,以“自顾菲薄,愧尔嘉祥。”结尾,浩浩穹宇之下,诗人深感自己的渺小,不免心中有愧。
据《汉书·昭帝纪》所载: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天,珍贵稀有的黄鹄鸟降临大汉的都城长安。因汉尚土德,土德尚黄,黄鹄被视为祥瑞,于是群臣上前祝贺,年仅九岁的汉昭帝十分谦虚,当场作该诗。
我昔游京华,贤豪并驰骋。所睎稷契辈,肯顾绛灌等。
一朝事势异,云散江湖迥。翛然卧一丘,百念付灰冷。
死生离合间,我志久已冥。有如河东公,在念独耿耿。
公如玄酒樽,澹泊中隽永。世途亦堪怜,汲短废脩绠。
忆忝剡荐初,对判尚书省。我言公弗猜,公意我先领。
公如剑就硎,我若弓受㯳。退食多赓酬,官居无造请。
杂篇束碎金,欲和辄羞郢。岂徒灭坎窞,固已绝畦町。
深情独先饫,苦节众尤警。从宦四十年,一室每悬罄。
中年已鳏居,不惑先杨秉。曾无菅蒯从,况乃粉黛靓。
吏人抱衾裯,一灯照孤影。朝饤具三韭,夕设或脯脡。
鲁山与阳城,异世可同境。啜醨彼何人,众醉嘲独醒。
谦谦君子心,当事尤骨鲠。率众叩天阍,群邪期尽屏。
傍观何脉脉,独立殊挺挺。嗟天独奚为,事变在俄顷。
逆阉据津要,威福恣所逞。平生相许志,一旦成画饼。
亟褫乃所甘,酷罚独何?。我时忝枢近,太息莫能拯。
俸资或潜输,譬割舂锄胫。归卧汾晋间,甘心混蛙黾。
却扫绝梁砀,清风播箕颍。公既遁蒿莱,我旋谢台鼎。
吴晋两閒人,万里星河炯。茫茫天地间,挂此东西景。
蛩蛩失蚷■,伫望劳我颈。靡由探兴居,况复承欬謦。
欲命淮南驾,或放山阴艇。出门若有碍,大道坐成梗。
何时睹至治,四国仰嘉靖。二鸟复相逢,云天恣游泳。
汉川雨彻宵,晨发苦泥澝。出郭行半日,路借双桨劲。
夹溪垂杨深,人语绿烟定。和风送飞帆,百里入天镜。
村远疑舟浮,烟岛递潜泳。古木灭原荑,虚云绝鸟径。
直疑水雾天,颇惬蛟龙性。怪非图记地,母乃苍生病。
腴麦十万亩,淫雨遭汜滢。岂惟陇亩失,庭卧鼋鼍靖。
去年虽有秋,获谷俱蝗剩。今作神君馆,人鱼地交竞。
淮灾两税缓,否则旧欠并。欠课输固当,饿莩不遑更。
大臣计盈绌,先在恤民命。怆我乐水怀,不觉涕横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