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清风徐来迟日妍,绛桃初发花欲然。城西草色绿如剪,迷离遮断陌与阡。
一抹青烟绣平野,超尘域近同驻马。杂树蒙茸积翠阴,慈云朵朵垂檐下。
杰阁巍峨碧汉高,俯窥万户明秋毫。铃声满耳众籁寂,市近未觉人喧嘈。
梵宇重重耀白日,庄严百宝鱼鳞密。世界凭谁悟大千,吾徒数备竹林七。
粤稽白马止鸿胪,寺名从此属浮屠。度人何止鹿羊车,圆通自有智慧珠。
水西另辟清幽境,宾从往往辖投井。酒中仙恶醉逃禅,长斋之客缘未请。
当筵又见日西斜,分杯插羽飞流霞。兴酣各趁婆娑舞,听我长歌且勿哗。
君不见河水金人争掌故,兰亭遗迹空山路。往事多闻虞晰争,盛名只有孙王序。
何如痛饮青丝瓶,高谈兀傲倾平生。烛花如豆当花照,未许城门报一更。
得意春风夺锦标,宁亲又喜下层霄。片帆归去江湖阔,两袖沾来雨露饶。
花映驿楼香冉冉,草连汀馆碧迢迢。榕城门外人无数,共看鸣驺过画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