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画船摇桨荡晴波,步障围风踏软莎。箫鼓队冲黄鸟散,绮罗人比白鸥多。
不知酒与愁成敌,长恨花为病作魔。回首六桥青草遍,水光山色近如何。
月出中秋好,轩居适对之。水光长似接,壁影迭为岐。
但以三宵约,殊难两地移。湖山分胜事,把酒问何其。
月影初圆露气纤,已看春令换冬严。良宵盏满羔儿酒,珍品盘登虎子盐。
九陌红尘飞甬路,万家火树上衡檐。街童识得元宵趣,买取花镫挂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