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碧海吸长江,清波逾练净。我为鼓山游,潮落初放艇。
连峰翠崔嵬,倒影涵玉镜。舍舟访招提,木末缭危磴。
凌云开宝阁,震谷韵幽磬。乃知大丛林,托栖必深夐。
灵源更瑰奇,岩壑相隐映。森罗尽尤物,无乃太兼并。
伟哉造化力,至巧于此罄。烟云互卷舒,变态初不定。
岂惟冠一方,实最东南胜。周行洞浃中,泉石若奔竞。
飘萧毛发清,涤濯肺腑莹。当年喝水人,端恐溷观听。
是心如虚空,动寂岂妨并。兵戈正联绵,幽讨亦云幸。
相携得佳侣,散策谢轩乘。媮安朝夕间,未可笑赵孟。
淹留遂忘归,怅望云海暝。不负惠询期,更起沧洲兴。
来何匆促去何迟,来去何心莫漫疑。不为高堂双雪鬓,岁寒宁受北风欺。
昨日淮西渡,今宵江上行。波明山月出,岸阔海潮生。
渺渺孤帆影,寥寥一雁声。羁怀耿不寐,况复寺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