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束书携剑去匆匆,此日真成点额龙。天意不孤清苦士,世间宁有辍耕农。
春回南国鸿飞急,云满西郊雨气浓。莫谩相逢嗟未遇,秋江随处看芙蓉。
抗尘南北六经秋,拭目朝堂总俊游。闻道铨条待常品,便将心事拟清流。
酒徒未识新丰条,舟子虚疑户牖侯。长路崎岖行又错,看人骑鹤上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