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小麦芽青大麦黄,郊无荒草带秋霜。此地桑麻能此日,此日桑麻见此方。
他方糗备从军旅,此方积敛向仓箱。他方老稚犹沟壑,此方妇子已圃场。
征车晓过临漳下,踌躇再四依田野。野外沉云静百阡,就中飞羽鸣千马。
心骇目摇问其因,乃是寓兵于农者。金鼓相传无事时,狝狩可因农隙假。
今日置兵必农侵,古法何缘复见今。圣朝方求保障绩,频年空作小康吟。
以民保民惟此术,此术能行君意深。喜君用意饮君酒,昔见君面今见心。
六军南下九秋时,江寇平来庙算奇。不信土人传接驾,似闻天语诏班师。
闾阎稼穑土须问,水陆兵戈恐未宜。东海细臣瞻巨斗,北枢终夜几曾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