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半生长以客为家,罢直初来瀚海槎。始信人间行不尽,天涯更复有天涯。
皂盖朱轓驻水滨,芳菲虽晚景犹新。何妨绮席三千履,不负阳春十二旬。
天亦倾西北,日亦有晦朔。人事更何常,变迁为转轴。
昔年公与侯,笙歌兢华屋。田园盈陌阡,犹苦不知足。
一朝失所资,东陵待瓜熟。北平故将军,灞陵受尉辱。
何如张子房,归隐事辟谷。邺侯赞李唐,长抱山人服。
不学巢与由,逃名守空谷。不学胡伯始,因宠徒覆餗。
功成身则退,姓氏寿河岳。寄语要路人,富贵原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