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口头三昧谩矜夸,阔论高谈事转差。比似着形求实相,却如捏目起空花。
随将物去终归幻,裂转头来便到家。莫怪清庵多臭口,打开心孔要无遮。
闲清堂畔柳枝新,昔年长条低拂尘。夭桃秾李各斗艳,此树袅袅偏依人。
岂知中路颜色改,根株半死当青春。草堂无色感杜甫,《枯梭》《病柏》同悲辛。
婆娑生意几略尽,穿穴虫蚁难完神。一枝旁抽独娟好,亦有狂絮飞来频。
人生宁无金城感,过情悲喜伤吾真。且把酒杯酹木本,荣枯过眼安足论。
不争岱岳尊,所隔犹尺咫。面面成一方,百有六十里。
五汶夹之流,不然滔天起。孙石读书台,岝崿不容趾。
至今竹溪存,千载思高轨。矧其对衡门,朝夕互青紫。
或言采昌阳,可以延年祀。饮酒不暇仙,终焉聊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