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始见穿帘隙,俄惊照屋山。春容先苑树,夜色误城关。
砧积疑铺练,盆消若盗环。酒醇怀泛蚁,诗敏过求鹇。
滉漾迷珠泽,便娟掩玉颜。人饥毡共咽,马冻荐难悭。
势急因空乱,形移任地班。舞深争巧黠,啭细弄幽閒。
淮右提师入,山阴访友还。江湖禽影断,弦木未须弯。
西风吹眺最高台,云物苍苍入望来。秋兴不随黄叶尽,晚樽偏对菊花开。
岩前落木蝉声急,天际澄江雁影回。归去若迎重九日,还从此地送陶杯。